大冶有色金属公司
[提要]  

科学发展 建一流铜企

大冶有色金属公司

点评: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高度重视诚信建设,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,倡导诚信理念、凝聚职工意志,将“ldquo;责任、忠诚、学习、进取”作为核心价值观,突出“ldquo;诚实守信”这一核心理念,不仅使得公司良性运转,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,体现了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。

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是湖北省属大型国有企业。公司创立于1953年,是新中国最早的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和国家“ldquo;一五”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。产品主要有阴极铜、黄金、白银、硫酸、铜线杆、铜内螺纹管、铁精矿、铅、铋、硫酸镍、二氧化硒、磷肥等,此外还有为主业提供配套服务、同时面向市场的水陆运输、建筑安装、机电修造、餐饮住宿、医疗卫生、后勤服务等多种产业。公司总部位于青铜文化发祥地——湖北省黄石市,下辖8家控股子公司和1家参股子公司,企业遍布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香港、江苏、上海等多个省市区,现有在职职工17200人。

大冶有色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,合法经营,不断加强制度建设,提高产品质量,维护商业信誉,参与公益事业,承担社会责任。

科学发展促进一流铜业建设

大冶有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,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,针对行业发展特点及公司的实际情况,适时提出了“ldquo;矿产资源开发、冶炼规模提升、结构调整、资本营运及人才强企”五大发展战略,经营业绩不断攀升,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

经营规模上新台阶。2008年,公司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和技术经济指标圆满完成。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8亿元,比上年增加26亿元。

资源开发成效显著。从2007年开始,公司4个自有矿山的边深部探矿全面展开。2008年,又在吉尔吉斯斯坦获得一处采矿许可证,迈出了海外资源开发的第一步。

资本营运实现突破。2007年,作为资本营运的初步尝试,公司共引进6个民营投资者。2008628日,公司与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订《投资协议》,引进战略投资10多亿元,目前正在加紧进行改制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
结构调整有序推进。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扩大综合利用,壮大循环经济。公司“ldquo;多元化发展,多极化增长”的格局业已形成,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。

诚信理念贯穿始终

坚持合法经营。公司是工商A级年检企业,从2001年开始,已连续8年获准免检;坚持诚信纳税。公司始终把纳税和创造利润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,坚持依法纳税,诚信纳税。

加强银企合作。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与各家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,建立长期互信互利的银企关系,始终坚持诚实守信原则,即使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严重困难时,仍然严格按借款合同及时还贷和支付利息。

真实披露财务信息。公司严格按规定进行了年度财务状况审计,已连续10年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对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,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。

强化风险控制。公司不断完善风险控制制度,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,对重大投资和合作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预警,有效化解了风险,避免了投资失误和经济纠纷,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而良好的合作关系。

强化合同管理,积极参与诚信评价活动。公司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,由公司法律事务部专门负责合同管理,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备的合同管理制度,确保所签订的各类合同合法有效并得到认真履行,合同履行率达到100%

履行社会责任

大冶有色作为大型国有企业,积极履行各种社会责任,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、环境保护、参与公益事业、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。

大冶有色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,不断改善职工生活水平,公司一直坚持合法用工。

发展循环经济,保护生态环境。公司先后投入数亿元用于生产工艺改造、“ldquo;三废”综合利用及环境治理。200951日,铜冶炼节能减排改造工程正式启动;7月,奥斯麦特炉正式投入施工。完成了“ldquo;铜冶炼烟灰中锌量测定方法研究”等14项课题,并编制了“ldquo;提高铜山口矿伴生钼矿物回收率试验研究”等24项技术开发项目实施方案,研发工作正按照进度要求有序进行。

积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,维护职工切身利益。公司已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,目前已制定了包括《安全生产责任制》、《安全管理体系》等19项安全管理制度。

积极支援地方建设。每年公司捐助防汛抗旱物资、化肥等农用物资的花费都在100万元以上。

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。20084月公司向第四届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捐款100万元,同年5月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。

如今的大冶有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重组改制为契机,以企业诚信为基石,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,努力提高企业管理和盈利水平,力争到2010年末,使公司的资产总额在2006年基础上翻一番,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,在资源状况、生产规模、产业结构、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等方面达到一流铜企业的水准。

版权所有:《企业管理》杂志社   京ICP备:12008127号-4   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695号

网络运营:北京中企文创文化传媒发展中心

电话:010 68701918 68467871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号楼519室

邮政编码:100048  E-mail:qiyeguanlizazhi@yahoo.com.cn

www.ceccec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