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
[提要]  

创新引领发展 建环境友好型企业

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

点评:近年来,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以“ldquo;质量打造品牌、诚信赢得市场”作为企业发展之本,通过开展“ldquo;守合同、重信用”活动,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,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,促进企业健康、和谐发展。

郑州市磴槽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矿为主体组建的综合性企业集团。现有磴槽煤矿、金岭煤矿、金星煤矿、陈楼一3煤矿、金窑煤矿、宏昌水泥厂和金兴物资贸易公司等企业。目前,整个集团公司拥有职工6000余名,年可产原煤250万吨,水泥200万吨,总产值15亿元,利税4亿元。

集团母体企业磴槽煤矿1987年就被煤炭部评为“ldquo;部级质量标准化矿井”,被誉为全国乡镇煤矿“ldquo;五朵金花”之一。集团骨干矿井金岭煤矿2000年建矿,2004年投产就实现了解放层开采,瓦斯抽放,并建有瓦斯发电厂,安装了5500KW瓦斯发电机组,被河南省发改委授予“ldquo;资源综合利用企业”。

引领企业科学发展

健全企业信用(合同)管理制度。在煤炭合同的签订上,完全按照煤炭产品的客观质量和生产能力与购煤单位签订购销合同,并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,按照约定做到了全面履行,合同履约率较高。

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。加大对所属产品检验管理,确保出厂产品合格,产品销售确立了质量第一、用户至上、诚信经营、公平交易的市场营销理念。明确各方职责,杜绝了不合格产品不出厂销售的原则。

加强财务信用监管体系。集团公司财务部也定期和不定期对所属公司财务制度建设、执行及会计基础工作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抽查,有效确保了集团及所属单位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有序、规范。

注重企业的社会诚信建设,积极履行国家纳税义务,把诚信纳税作为衡量企业商业信誉的标尺。多年来,公司未拖欠过国家税金,按时缴纳应缴税款,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保护员工利益,调动员工的积极性。首先,加强劳动信用管理,高度重视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,规范劳动关系,并完全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劳动合同的约定,全面履行劳动合同义务,依法做好劳动合同订立、变更、续订、解除及终止等各项工作。同时公司按时发放职工工资和福利,企业还为职工办理了养老统筹,按时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,职工看病实行公费医疗,退休金和国有企业一样享受劳动统筹部门发放的退休金等;其次,牢固树立“ldquo;以人为本”的思想观念,强化安全管理。安全是企业对职工最大的诚信。

加强企业廉政建设,使廉政建设贯彻到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,随时接受廉政监督。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,实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,使廉政建设与廉洁自律工作深入人心、融入工作,转变为每个同志的自觉行动。

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

磴槽集团有限公司以保护环境为己任,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节能降耗为目标,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,实施废水、废气、废渣循环利用,追求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。重视环保信用体系的建设,按照信用企业标准的要求,积极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有关环保工作的法律法规,结合公司实际情况,制定各项环保规章制度,建立和完善了环保信用体系。

实施煤气共采,充分利用宝贵的瓦斯资源。磴槽集团2003年初与中国矿业大学进行科技联姻,开展了矿井瓦斯治理的科技攻关。目前矿井瓦斯抽放量达1500020000立方米/, 矿井瓦斯抽放率为40%以上。

发展非煤产业,实施节能减排。磴槽集团在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投入力度和煤炭企业节能降耗、保持可持续发展投入的同时,加快向非煤产业转移。2007年经过认真调查研究,慎重决策上马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工艺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。该生产线总投资5.5亿元,于200710月份动工建设,20081231日点火试车,2009年元月正式投入生产,创造了磴槽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最大、产值最高、利税最多的一个非煤企业,且该企业实施节能减排,废物利用,向下延伸产业链条,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新线采用“ldquo;双掺”工艺,即在生产过程中掺入煤矸石、硫酸渣、磷石膏、粉煤灰、采矿废渣等工业废弃物生产出普通硅酸盐水泥。由于登封地区的煤矸石中氧化钙含量大多在30%以上,不仅具有粘土成分,发热量还能达到1100大卡,完全可以应用在水泥生产中,既节约了原煤消耗,又减少了粘土的用量。同时解决了煤矸石堆放造成的土地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。

同时,在水泥熟料生产线回转窑的生产过程中,由于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掉的380摄氏度左右的废气,因此,在建设生产线的同时,集团公司又建设了配套工程即9.0兆瓦的低温余热电站工程,年可发电6340万千瓦时,可供水泥生产线5770万千瓦时,节省外购电费3462万元,同时可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53370吨,二氧化硫330吨左右。余热发电项目325日试并网发电以来,截至目前已发电近100万千瓦时。

版权所有:《企业管理》杂志社   京ICP备:12008127号-4   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695号

网络运营:北京中企文创文化传媒发展中心

电话:010 68701918 68467871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1号楼519室

邮政编码:100048  E-mail:qiyeguanlizazhi@yahoo.com.cn

www.ceccec.cn